祁县老艺人闫续祥的秧歌情结

  来源:今日头条刘锋2017-04-27
打印本文
核心提示:闫续祥,北谷丰村人,祁太秧歌省级传承人,今年82岁高龄,16岁登台,78岁离开舞台,用60余年时光演绎他热爱的祁太秧歌艺术,直到2012年还在乔家大院表演祁太秧歌高难度经典唱段《顶灯》。
    束发之年入梨园,为民为君为神仙。坎坷不夺男儿志,却也粉黛舞蹁跹。

--访闫老有感,胡诌几句,是为题记

闫续祥,北谷丰村人,祁太秧歌省级传承人,今年82岁高龄,16岁登台,78岁离开舞台,用60余年时光演绎他热爱的祁太秧歌艺术,直到2012年还在乔家大院表演祁太秧歌高难度经典唱段《顶灯》。

闫老78岁表演《顶灯》剧照

艺术从16岁开始

因自小生活的晋剧、祁太秧歌发源地祁县曲艺盛行,且在耳濡目染之下酷爱宛转优美的祁太秧歌唱腔,闫老16岁那年拜当时名艺人张云礼为师,学小生、须生,还顺带学了小旦。学成出师后在祁县、太谷、平遥等邻近县赶庙会、唱红白喜事。因功底扎实、扮相潇洒、架子漂亮赢得群众追捧,从此被誉为祁太秧歌名角。

闫老在走村串乡的表演中,不断吸收同行身段、唱腔等优点,无论在本县还是在外地,每次一亮相,台下的叫好声就不断。闫老说:"叫好声,都是受苦练出来的,没几年磨炼是不可能的。"

就这样,学习、表演、再磨炼,辗转反复。从懵懂少年爱唱小生、小旦,到不惑之年转唱须生、三花脸,再到古稀之年信手拈来,闫老的走过的这条路,说实话,是唱出来的一辈子。

那时的英俊小生

定格的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

集编、导、演和多曲种于一身

闫老不仅是祁太秧歌的名角、晋剧的行家,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唱过二人台。

那是1958年,闫老曾被招工到太原的一家文工团,团里安排当时已是祁太秧歌名角的他唱二人台。不长时间,让同事们惊讶了--虽说,晋剧、祁太秧歌、二人台有相通的地方,但明显的地域风格是怎么短时间就能演的活灵活现?!

文革时期,祁太秧歌等小曲小调因为产生于民间、根植于生活不免有点跟不上形势,闫老为了能继续唱戏,他参与了从唱腔、发音、形体、表演等诸多方面的全流程重新设计,把盛行的京剧样板戏《红灯记》、《沙家浜》、《智取威虎山》移植为祁太秧歌,而且还成功的扮演了李玉和、郭建光、杨子荣等形象,可以说是祁县那段时间表演英雄人物的专业户。

时间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本该含饴弄孙的闫老还在继续改编、排演他心爱的祁太秧歌,这一时期经他手搜集整理、革新、新编的有据可查的剧目达一百余部。

年代久远的剧本

闫老的扮相

传承--从未间断

"唱的人少了,听的人也少了,人们现在喜欢的是电视、电脑,说实话,现在的娃娃们再做这行也确实挣不了多少钱,可是,这是师傅教的,要往下传了。"说起祁太秧歌的传承,闫老颇有些无奈的说。

闫老在上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传承的问题,为弘扬他挚爱的祁太秧歌,放弃了很多搭班赚钱的唱戏机会,奔走于太谷、清徐、交城、文水等周边县市传艺授徒。甚至,为了能让学生们全心的传承、演唱祁太秧歌,他从1994年起陆续购置了12支戏箱,置办了80余套服装,百余件道具,配齐了文武场、音响设备。

唱戏、授徒、挖掘整理剧本,"我就待见做这个",满头白发的闫老日复一日的说着、做着。

"前几天,我在南谷丰票儿上,正敲打着,有几个的清徐人唤师傅了。二十多年了,当年二十多的后生,现在都是五十几了,还记得八九十年代我在清徐马庄、孔村教过他们戏。现在又寻师傅来了,学戏来了。"闫老显然很是激动。

说话间,闫老的大儿子下班回到家,老人指着儿子儿媳,说了一句"今天有客人,你们俩唱上一段。"在老人儿子咿咿呀呀的调琴声中,儿媳已然不再是刚才还在一起聊天的家庭妇女,瞬间就进入了表演状态。随着,儿子儿媳的演奏、唱段,老人的手慢慢的打着板眼,饱经沧桑的脸上挂上了很是欣慰的微笑。

闫老授艺

翻开心爱的戏箱

四世同堂的家庭戏班

编后语:

祁太秧歌这种"区域文化"有它天然的地域限制,传播规模不大、受众不广;在创新上,因为剧作者逐渐老去,很难在信息时代跟进年轻人的思维;在表演形式上,也似乎正在远离现在的生活;在生活节奏变快、信息瞬时抵达、思维日新月异的现在,原来的受众也逐渐的参与了多种娱乐方式,年轻人更是畅游网络,原本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祁太秧歌正经受着群众选择多样化的冲击。

面对这种情况,在祁县县委县政府引导和热爱文化、关心公益的靖烨公司支持下,祁太秧歌大赛从2014年的"祁县"大赛升级为15、16年"山西"大赛,真正实现了"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"。"靖烨杯"山西省祁太秧歌大赛的推出,一方面能切实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,另外一方面也极大的促进了祁太秧歌的保护、传承、发展。

祁太秧歌是祁县人对本土文化最难以割舍的情节,保护意味着它在衰落,传承意味着它仍有生命力,发展意味着必须要创新。所以,只有发展的传承才是最有效的保护。


 
[责任编辑: 315xwsy_susan]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内容凡注明"来源:315记者摄影家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,转载、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,不得商用,在转载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315记者摄影家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2、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,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、宗教学研究、教育学研究、文学研究、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、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、图片等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