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以数字化赋能德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

  来源:315记者摄影家王存仕2023-07-29
打印本文
核心提示:王存仕文化生产领域的变革总是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。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:“文化和科技融合,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、延伸了

王存仕

      文化生产领域的变革总是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。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:“文化和科技融合,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,又聚集了大量创新人才,是朝阳产业,大有前途。”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部署,提出“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”。如何通过数字赋能,激发创新创造活力,推动我市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,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成为“德州实践”重要的课题和实现途径。
      在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下,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和守正创新,以丰富数字文化产品和高品质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,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新兴业态,推动我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浅谈以数字化赋能德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
       守正开拓,构建文化高质量发展新高地。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文化发展规划》要求,积极推进政府、金融、第三方机构等与产学研相结合,注重原始集成创新,加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。坚持内容为王、质量为先,以德州优秀的数字文化产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更好地引领社会风尚。在“云端”构建起德州文化产业高发展的新高地,进行创造性开拓叠加,探索文化表现新形式、文化表达新路径、文化产业新业态,讲好德州故事,传播好德州声音,展示好德州形象。德州融媒体中心启动大众网德州元宇宙虚拟现实应用基地,发布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,创建引领德州文化领域独角兽企业,通过培育和引进元宇宙生态链,尤其是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和良性互动,搭建文化产业孵化平台,创新性转化开展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教育等革命传统文化教育,赓续传承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和鲁冀抗日根据地等红色基因,化身军人形象虚拟场景体验军旅生活,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融合,激发大学生拥军爱军参军志愿,为德州的军地文化生产和军民互动提供了跨越式发展前景。
      优化供给,丰富文化数字化发展新内涵。高质量文化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落实,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。通过数字化创新,深刻把握数字文化内容属性,适应数字化传播新特征和新规律,创作更多丰富、多元、个性的优质文化产品。德州打造的“一廊六片”大运河文化观景带,沉淀凝练了德州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质,让更多群众了解和热爱德州独特的文化印记。积极提升文化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,上承京津,下接苏杭,依托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(德州),将扒鸡、黑陶、四女寺水利、宁津蟋蟀、齐河古籍等多元“乡愁”文化因素和黄河文化、燕赵文化、齐鲁文化等浑厚文化内涵数字化 “上架”大运河“超市”。合力打造大数据支撑、网络化共享、智能化协作的大运河文化产业智慧供应链和共享平台,实现效应联动和价值共享,让德州在大运河这流动的文化血脉上焕发新活力。
浅谈以数字化赋能德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
       融合创造,培育文化繁荣新兴业态。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,培育数字出版、数字艺术、数字影音等新型文化业态,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。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,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、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度假区、商圈和街区,注重以文化产业新业态、新形式催生文化消费新模式。德州立足自身特色资源,积极拓展文化产业重点场景应用边界,发展“文化+”消费新场景,融合开发定制式、体验式、沉浸式露营旅游项目,实施“漫步德州”计划,选建德州网红打卡地,精心打造文旅消费原创IP热点,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促,培育德州文旅产业新业态,提升“德州露营地”品牌影响力,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形式和消费模式。
      德州是一座历史悠久、文脉深厚的文明古城,也是一座求新求变、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。当前,德州正积极抢抓国家文化发展重大战略,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文化新发展格局,通过文化数字化创新,挖掘文化发展潜质,激发创新创造活力,注入数字融合发展新动能,相信德州文化产业将走上一条前景可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!

 
    [责任编辑: 315xwsy_susan]

    免责声明:

    1、本网内容凡注明"来源:315记者摄影家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,转载、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,不得商用,在转载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315记者摄影家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    2、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,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、宗教学研究、教育学研究、文学研究、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、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    3、如涉及作品、图片等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