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中院驻村第一书记用辛勤和汗水战斗于脱贫攻坚一线

记者张添强2021-10-23
打印本文
核心提示:唐昕豪:大连中院法警支队法警东老滩社区是一个有着7000人口的大村,从没想过,我会以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,参与美丽乡村建设!作为一名司法警察,我从未接触过基层的工

近日,大连中院三名干警走出法院,走进乡村,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,战斗于脱贫攻坚一线,用辛勤和汗水使党和政府的各项脱贫攻坚措施落地生根。

大连中院驻村第一书记用辛勤和汗水战斗于脱贫攻坚一线

我以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,参与美丽乡村建设!

唐昕豪:大连中院法警支队法警

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东老滩社区驻村第一书记

东老滩社区是一个有着7000人口的大村,从没想过,我会以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,参与美丽乡村建设!作为一名司法警察,我从未接触过基层的工作,而今,作为第一书记,我要带领东老滩社区建强基层组织,推动精准扶贫,着力为民办事服务,切实提升治理水平。虽然这项任务繁重而艰巨,但我充满信心。

最近,正值普兰店区集中入户调查燃气使用情况,我与村两委成员一起深入村民家中,开展调查工作。通过入户走访,我初步了解了村中的情况,真切地感受到了村民的所需所想所盼所求。村民勤恳耐劳的样子,朴实无华的言语,对我的触动很大,更让我明白了作为第一书记的职责和使命,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,能带领村民搞好农业生产,乡村建设,提升村民生活质量,为乡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!大连中院驻村第一书记用辛勤和汗水战斗于脱贫攻坚一线

我将用双脚丈量徐大房村的每一寸土地

张宏志:大连中院执行二庭四级高级法官

普兰店区星台街道徐大房村驻村第一书记

2021年8月30日,我背上行囊来到星台街道报到,正式履行我的第一书记职责,开始我的乡村振兴工作。由一个正直、严格的人民执法者,转变为一个深入人民生活、了解家长里短的基层工作者。刚到村里报到,我很快调整心态、转变思路,积极了解徐大房村基础情况、认真走访各个村屯组,拜访老党员,了解低收入家庭困难原因,了解村集体情况以及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。

这是第一次以第一书记的身份走进田间地头,第一次与村民一起干农活,也是第一次真切感觉到农民的辛苦。徐大房村共有17个自然屯、八个村民组,随着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留守村民年龄普遍偏大,知识结构普遍偏低。目前,徐大房村共有村民3000余人,党员80人,作为第一书记,我要充分调动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同志,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利用徐大房村广袤的土地资源,盘活当地种植业,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。

未来两年时间,我将用双脚丈量徐大房村的每一寸土地,双手记录下每一天的工作点滴,真正做到沉下身子,融入进去,希望我的到来能够在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上,帮助徐大房村更好的开展党建引领振兴工作。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——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。

大连中院驻村第一书记用辛勤和汗水战斗于脱贫攻坚一线

我将把自己当作一张白纸,在乡村中学习,在学习中成长

王越:大连中院民一庭法官助理

瓦房店赵屯驻村第一书记

一场大雨将我送达瓦房店赵屯的土地,看着这有些陌生,却又在我心中无数次想象的一方水土。我感到既兴奋又有些情怯。乡里为我们第一书记安排了集中宿舍,坐在床边,看着窗外细雨,仿佛有一种与时光脱节的恍惚感。

在村委会主任的介绍下,我很快认识了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,了解到了赵屯村的实际情况,并与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就今后的工作问题进行了亲切的交流。职责感和使命感充实了我略显孤寂和空虚的心灵,我迅速调整心态,从接待办事群众和入村实地走访着手,开始了解和体验农村工作的独有特点。

农村生活节奏缓慢,事情细小繁琐却又与情感交杂。正如费孝通老先生在《乡土中国》中说到,中国农村社会是以情感关系亲疏为纽带形成的差序格局,这与法院审判工作截然不同。

赵屯乡是有名的水果之乡,声誉传遍省内外。其中我所在的赵屯村占地14.7平方公里,拥有果树5600余亩,产业实力雄厚。大连市场的当地苹果多出自赵屯,其中的"望乡红"更是赵屯独立研发的新品种,并已注册地理产地标识。不久前,赵屯乡八位第一书记集体牵头,组织全乡参加了10月14-18日的大连农博会。展销期间,我主动与农户亲密接触,深入一线了解市场需求,根据实际及时调整主要产品方向。通过抖音、快手、微信等新媒体方式,发布小视频、照片,增加宣传推介与线上销售效果。5天时间,全乡累计销售各种苹果7000余斤、葡萄850斤、地瓜1600余斤,销售金额共计28500余元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生活,我体会到,来到新的环境后,我需要将原有的自己打散,全部融入到乡村当中去。把自己当作一张白纸,在乡村中学习,在学习中成长,牢牢记住“大事讲原则,小事讲团结”的工作要旨,不断丰富自己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,不断提高自己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,让自己更加适应新的工作角色,不辜负组织的期盼,对得起自我的要求。

(张添强)

 
    [责任编辑: 315xwsy_susan]

    免责声明:

    1、本网内容凡注明"来源:315记者摄影家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,转载、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,不得商用,在转载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315记者摄影家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    2、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,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、宗教学研究、教育学研究、文学研究、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、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    3、如涉及作品、图片等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