滨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分兑换让文明可感可及

2025-08-07 22:19  本网原创  冯志强   点击:2312

用积分“算”出文明账 让奉献“换”来真实惠

——滨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分兑换让文明可感可及
“10积分换一一瓶酱油(醋),4积分领一盒十三香,这‘志愿服务’真能当‘钱’花!”8月7日上午,“梧桐树”大爱公益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里热闹非凡,一场志愿积分兑换活动正在这里开展。百余位志愿者手持积分手册排队兑换物资,从酱油醋到面条等生活用品,一件件实用物资被领走,也把“奉献有回报”的温暖理念送进了群众心里。
为破解志愿服务“一阵风”“难持续”的难题,滨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外地创新做法和优秀案例推出“志愿积分制”: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、文艺汇演、政策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,可按服务时长累积积分,积分达到标准即可兑换相应物资。这一机制让“无形奉献”变成“有形激励”,迅速点燃了群众的参与热情。
活动现场,货架上的兑换物资琳琅满目,既有酱油醋面条十三香,也有洗洁精、抽纸、纸杯食盐等生活。“王大娘,您参加的活动,一共40积分,能换两瓶酱油、两瓶醋呢!”工作人员一边核对手册记录,一边帮老人把物资装袋。74岁的王梅兰老人笑得合不拢嘴:“以前参加义务演出就是图个乐呵,现在还有实在好处,发的酱油醋省下自己花钱买了,小区里不少老伙计都主动报名当志愿者了。”
积分兑换不仅是物质奖励,更是对奉献精神的肯定。实践点墙上贴着志愿者的照片和事迹……这些身边人的故事,让“奉献”二字变得可感可学。

“积分是‘催化剂’,最终是为了让志愿服务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。”滨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冯志强表示,下一步将拓展积分应用场景,让“小积分”撬动“大文明”。如今,在滨北街道,越来越多的人从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参与者”,志愿积分制正像一根温暖的纽带,将点滴善意汇聚成文明新风,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(冯志强)

(责任编辑:土火)


滨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分兑换让文明可感可及

公众号
免责声明
1、本网内容凡注明"来源:315记者摄影家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,转载、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,不得商用,在转载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315记者摄影家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2、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,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、宗教学研究、教育学研究、文学研究、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、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涉及作品、图片等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。

相关阅读

摄影作品

会员投稿|网站地图|提意见

客服电话: